通車啟用 解除交通瓶頸 增進行車安全
嘉義縣民雄鄉民雄陸橋位於縣道164線跨越臺鐵縱貫線處,西起文化路(嘉81線),東迄建國路二段(臺1線),係連接國道1號民雄交流道及國道3號竹崎交流道之東西向交通重要幹道,因舊橋橋面寬度僅15公尺,每於上下班時段車流壅塞,形成當地交通瓶頸,且經耐震評估分析,亟需改建。經本署納入生活圈道路系統計畫補助工程經費5億7,500萬元,自105年8月開工拆除改建後,於108年12月12日在本署吳欣修署長偕同嘉義縣長翁章梁、立法委員陳明文、民雄鄉長何嘉恒及各界鄉親見證下正式通車啟用。
因改建過程仍需保持陸橋通行,故採邊拆邊建半半施工方式施作,施工期間歷經鐵路高架化、颱風及豪大雨侵襲、管線地下化界面、跨鐵路施工限制等問題,在全體團隊不斷協調整合下,終於完工通車。
行車及施工安全兼顧 獲選金安獎優等殊榮
改建完成後,民雄陸橋道路總寬度為40公尺(含平面側車道),橋面寬度25公尺,雙向各設置2快車道及1機慢車道,並採實體分隔,不僅提昇交通便捷,更兼顧行車安全;工程團隊克服諸多困難,在兼顧施工品質與安全為前提,期間歷經行政院公共工程會及內政部工程施工查核3次成績皆為甲等,工程品質優良,並榮獲勞動部職業安全署頒發107年公共工程金安獎優等殊榮。
貫通交通樞紐 形塑拱橋造型意象,創造景觀新地標
陸橋改建解決過去交通壅塞、耐震能力不足及跨鐵路淨高不符等問題,讓未來行車更安全,完工後可串接民雄交流道,連繫中正大學特定區、南華大學、民雄工業區等建設計畫,滿足嘉義縣高鐵站區聯外道路運輸及二高後續聯外道路需求,建構完整道路系統,亦為民雄地區重要建設的里程碑。
此外,跨鐵路段採融入在地農特產『鳯梨』造型意象之尼爾森體系鋼拱橋與造型LED路燈,矗立在民雄的聚落和田野農田間,猶如一道劃過天際的虹彩,形塑在地新天際線及門戶意象,夜間輔以拱橋景觀照明控制系統,配合季節及慶典光雕秀之視覺饗宴,近來已成為民雄地區景觀新地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