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險峻的太魯閣,群山拔地而起,一山越過一山,層巒相疊,如樹狀般的立霧溪主支流,劃過山的肌理,造就出一片片斷崖與深谷,也形成平緩的河階地。看似平靜卻奇險的廣大山域裡,鬱鬱蒼蒼,野生動物與植物在此自然演育,而人也在這豐饒的山林中享用自然的賜予,代代生存延續。
遠從一千多年前的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人群、三百多年前的太魯閣族人及至現代,人在太魯閣這片高山深谷的活動就未曾停歇過。除了原民走出的山徑之外,百年前曾經有計畫性、且大規模的在太魯閣的高山峽谷中開路,這可說是以現代工程技術在太魯閣開路的開端。
當時的臺灣總督府為了治理山區部落,以先進的工程技術開山架橋,在太魯閣立霧溪流域修建綿密的警備道路,直驅立霧溪流域各原民部落,更設置不同層級的警備機關。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便以百年前臺灣總督府在太魯閣修建的警備道路為主題,出版「峽谷山徑二十里-內太魯閣警備道路」解說叢書。...
[詳細內容]